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日本的性起源

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今日的考古学证据则表明,古代的日本除了原住民外其他是由中国和朝鲜及东南亚跟东北亚迁徙来的各民族融合演变而成的。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开始,日本进入新石器时期,是为绳纹时代(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和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在弥生时代时期,伴随着自中国朝鲜人的移入,出现了陶器铜器;还出现了成块的水田,日本成为了一个农业社会[6][7]
公元3世纪后半期到4世纪初,日本已经出现了统一政权—大和王权。这段时期,日本透过朝鲜诸国及一直吸收来自于亚洲大陆的文化。587年,豪族苏我氏的头目苏我马子打倒了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杀了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为帝,圣德太子摄政,日本进入飞鸟时代。圣徳太子制定了官位十二阶,并颁布了宪法十七条,试图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圣徳太子过世后,苏我氏长期掌权。645年,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暗杀了苏我入鹿,掌握了政权。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动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国唐朝政治制度,试图建立一个律令制的国家。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了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日本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了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修建于平安时代的平等院凤凰堂
奈良时代后期,政局动荡,律令制松弛。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现在的京都),此后到1192年成立镰仓幕府的这段期间是为平安时代嵯峨天皇时期的‘新撰姓氏录’,记录了居住在京都及畿内的1182个氏族,其中“汉”为163氏,“百济”为104氏,“高句丽”为41氏,“新罗”为9氏,“任那”为9氏,说明当时日本与大陆交流十分频繁。这一时期,随着地方庄园势力的不断增强和朝廷的内乱,军人阶层即所谓的日本武士逐渐上升到权力的中心。
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了以东国为势力范围的源氏和以西国为势力范围的平氏两个庞大的武士势力,1159年,发生平治之乱,源氏实力虽遭遇很大削弱,但在东国仍拥有强大实力,国家内战频仍。经过长期的源平合战,平氏被赶出京都,于1185年在坛之浦之战中彻底覆灭[8]
1192年,武士首领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开始了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时代,展开了军政统治。源赖朝过世后,赖朝妻子的娘家北条氏实力扩大。三代以后权利转归北条氏之手。承久之乱后,北条氏的合议制执权政治达于全盛。1232年(贞永元年),北条泰时制订法典《御成败式目[9](《贞永式目》)。该法典最初仅适用于武家内部,后来适用于全国。1274年(文永十一年)与1281年(弘安四年),蒙元两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战后受货币经济影响,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导致御家人的贫困与御家人制度的解体。北条氏实行一族独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农民的联合武装团体到处进行反幕活动。幕府由盛转衰。后醍醐天皇乘机发动正中之变元弘之变。倒幕号召得到各地武士响应。1333年5月新田义贞攻陷镰仓,镰仓幕府灭亡。
后醍醐天皇掌握大权以后,并没有满足武士阶层的期望。大军阀足利尊氏成为所有武士的代表,于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两统迭立中的持明院统光明天皇即位。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把持着日本皇室三神器逃到吉野山中,坚持自己才是正统。于是出现了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两个对立的朝廷。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建立了室町幕府南北朝的征战持续了将近60年,1392年才告结束,由室町幕府拥立的北朝天皇得到国家元首的地位[10]
江户时代的日本城堡(姬路城
室町幕府末期发生了应仁之乱,日本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1573年,大名织田信长,亦是当时最强悍的诸侯,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二条御所,将足利义昭流放到河内国,室町幕府灭亡。日本历史进入安土桃山时代。1582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因家臣明智光秀兵变而被害。信长重臣羽柴秀吉继承了其势力,继续进行统一日本的战争。1586年,秀吉受赐姓丰臣氏并就任太政大臣关白的官职;1590年完全统一了日本,隔年秀吉将关白一职让与过继来的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以世袭的方式宣示丰臣政权的稳定。秀吉统率大部分的大名诸侯,自1592年起发动文禄・庆长之役。直到1598年7月,秀吉在伏见城过世,日军开始撤出朝鲜半岛。
1600年,封地在关东地方的大名德川家康取得了关原之战的胜利[11],基本上获得军、政上的优势。1603年,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坂之役中完全消灭了丰臣氏的势力,实现了日本的统一,江户幕府也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江户幕府实行日本独特的封建体制-幕藩制,将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及秽多非人贱民,基本上阶级间的流动受到限制,但随着后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阶层间的兴衰、流动与冲突也加剧。
佩里的“黑船”敲开了日本的国门
1543年,一艘葡萄牙船漂流到种子岛,这是日本第一次接触欧洲人。时日本正值战国纷扰,葡萄牙人将火枪带入日本,并快速普及。天主教也在这时进入日本。然而传教活动与发达的贸易逐渐威胁到江户幕府的统治。1641年幕府把荷兰商馆迁移到长崎的出岛,奉行锁国政策。锁国期间日本只与荷兰和中国进行贸易。锁国政策奉行了200多年,但同时兰学也在日本生根发芽,日本人通过与荷兰人经商学习西方的知识,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驶抵江户附近的浦贺,才重新敲开了日本的国门[12]。与西方重新接触后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台长时间的缺席已造成相当程度上的落后。幕府末年暴动频繁,幕藩体制摇摇欲坠。在以西南四藩(萨摩长州土佐肥前)为主的维新志士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全国性的倒幕尊皇运动。
1867年末代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主动大政奉还,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成立。1867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对日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多项改革,在地方政治上废藩置县,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是所谓的明治宪法,1890年举行了第一次帝国议会。整顿内政的同时日本也在进行对外扩张。1879年,日本并吞了琉球国;1895年与大清帝国爆发日清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并取胜,获得了台湾澎湖与巨额的银元赔款;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取得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桦太)。1910年与韩国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使朝鲜半岛成为了日本的一部分[13]
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逐渐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日本进入短暂的“大正民主”时期。1923年9月,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14],死亡人数达13万人,日本经济遭遇重创;1927年4月由于日本政府对台湾银行的救济失败,引发全国性金融危机;1930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日本未能幸免。这期间滨口内阁失败的经济政策引发人民的严重不信任,右翼势力借此扩张。1931年,日本发动满州事变,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1936年2月26日发生了二二六事件[15]广田弘毅组阁,军部对政治的干预进一步增强。1937年7月,大日本帝国与中华民国爆发日中战争,战争期间日本势如破竹、连战皆捷,占领中国多处领土,蒋介石率领的国民政府军队只能退守中国西南一带。
1941年日军奇袭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正式向美国英国荷兰宣战,同时开始进军东南亚大洋洲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战争后期,日本本土受到盟军的密集轰炸,造成数百万人丧生与工业设施的损毁。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广岛市长崎市投下两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15日,裕仁天皇透过电台广播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调印降伏文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交战正式结束[16]
从战败到1952年期间,日本实际被盟军军事占领,由盟军司令(GHQ)统治[17],美军实行财阀解体政策,对垄断资本进行大规模重组。1950年,伴随韩战而生的“特需繁荣”让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
1956年12月18日,日本加入联合国[18]。1964年,东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同年日本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跻身于先进国家之列。1973年,由于能源危机,日本经济由高速成长转入安定成长阶段,但成长速度仍是西方先进国家中的前列。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战后的日本长期由自民党执政,是为所谓“55年体制”直到1993年才出现短暂换届。
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阶段。这一时期失业攀升,国债与赤字庞大,加上奥姆真理教发动的一系列恐怖攻击与阪神大地震社会陷入不安。进入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透过往新兴市场出口出现小波段复苏的伊邪那美景气[19],但是后续发生全球金融海啸福岛核灾经济陷入困境,新力和丰田指标性大企业纷纷爆出巨大亏损[20]自民党下台,广称“失落的20年”困境。

地理

日本卫星图
主条目:日本地理
日本是欧亚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4个弧状群岛(日本列岛千岛列岛琉球群岛[21]伊豆-小笠原群岛)组成。其中北海道九州本州四国四大岛的面积就占了国土面积的99.37%。日本通常被归划于东亚东北亚的范畴,北与俄罗斯联邦、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亚洲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西南与中国台湾、南与菲律宾共和国隔海相望。日本由6852个岛屿组成,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70%为山地,因此森林覆盖率高,但却不适合农耕,耕地面积仅占日本国土的11.1%[22][23]。也因此日本的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日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30位[24]。日本国土狭长,南北总长3800公里,与澳洲马达加斯加美国相近。
富士山
日本列岛按照地质构造可分为西南日本与东北日本两大区域。其界线为本州中部的糸鱼川静冈构造线。日本列岛附近是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同时日本列岛还处在环太平洋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之上。故日本为多地震火山温泉的国家。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据统计,世界全部芮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25];而日本一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到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10%[26]
由于日本面积狭小多山,因此河流普遍长度不长但落差较大,虽不利航运但提供了良好的水力发电环境。日本最长的河川是发源于长野县,在新潟县注入日本海信浓川[27],总长367公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川是利根川,利根川也是日本第二长的河川。日本最大的湖泊是位于滋贺县琵琶湖[28],面积670.33平方公里。

气候

冲绳县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温暖。图为九月水纳岛的海滩
日本深受黑潮亲潮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大。日本国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 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 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 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 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 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 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埼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29];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30]

自然环境

正在泡温泉的日本猕猴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四季分明。因为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所以来自外部新生物入侵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离岛地区更形成了独自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小笠原群岛琉球群岛自古就建立了比日本本土更加孤立的生态系统。小笠原群岛更有“东洋的加拉帕戈斯”之称。
德国等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日本对环境保护的对策较晚。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面临大规模公害(日本四大公害病)的国家,在公害的对策方面领先。但政府的对应并不完善,至今还有许多政策盲点。
由于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餐桌上食物的变化及海外农产品的输入问题,近年来日本的农林水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农田与人工林的闲置,渔业资源减少等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相较于其他国家森林面积的持续萎缩,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二上下,2002年,日本的森林面积达2,512万公顷[31]
在生态系统方面,伴随明治时代以后外来物种的进入,生态系统也在发生变化。朱鹮日本狼的灭绝代表日本的生物多样性出现下降。日本猕猴野猪在市区的出没给人类的活动带来了影响。

与邻国的领土纠纷

日本与一些周边邻国存在领海纠纷的问题,包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海油气田问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华民国之间有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日本称为尖阁诸岛),目前实际由日本控制;与俄罗斯之间有南千岛群岛主权问题(日本称为北方四岛),目前实际由俄罗斯控制;与韩国有独岛(日本称为竹岛)的主权争端,目前由韩国实际控制。

行政区划

主条目:日本行政区划
日本行政区划图
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为都道府县,全国划分为1都、1道、2府、43县。部份市因人口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而被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都道府县下的行政区划为市町村,此外还有支厅、区、特别区等行政单位。根据地理与人文、经济特征,日本通常被分为八大区域,包括北海道地方东北地方关东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九州及冲绳地方
日本近年来实行了市町村合并的政策,町村数目大量减少。现在为了缓和东京权力过于集中与增进地方分权,正在检讨废除都道府县,改实行道州制的必要性(日本道州制议论)。1968年,日本自治省导入了地方公共团体编号制度,目前全日本的都道府县与各市町村均有自己的编号。都道府县的编号与ISO 3166-2:JP吻合。全日本47个的都道府县名称见右图。

主要城市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都,东京也是世上最大的都市圈东京都23区人口至2012年中约有900万人,全部东京都的人口约有1323万人,以东京都为中心,包括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的首都圏人口约3670万人以上。日本的皇居国会议事堂、内阁、最高裁判所、各省厅、各国驻日大使馆、大企业的本部、日本银行、证券公司、百货商店、报社及电视台都集中在东京。目前在东京特别区内和东京周边卫星郊县、已经形成了众多副都心,亦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且密度最高的郊区购物商圈。
如果将东京23区视为一个都市的话,日本共有12个城市人口超过了一百万。其中除了川崎市之外,都是都道府县厅的所在地,详细如下表:
大阪市西梅田地区

城市 都道府县 区域 人口数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
1 东京23区 东京都 关东地方 9,003,892 14453
2 横滨市 神奈川县   关东地方 3,680,503 8414.8
3 大阪市 大阪府 近畿地方 2,641,893 11902.5
4 名古屋市 爱知县 中部地方 2,259,762 6922.2
5 札幌市 北海道 北海道地方 1,906,129 1700.2
6 神户市 兵库县 近畿地方 1,530,068 2768.2
7 京都市 京都府 近畿地方 1,469,350 1770.0
8 福冈市 福冈县 九州及冲绳地方 1,445,628 4244.3
9 川崎市 神奈川县 关东地方 1,385,003 9710.0
10 埼玉市 埼玉县 关东地方 1,183,762 5450.3
11 广岛市 广岛县 中国地方 1,176,502 1230.0
12 仙台市 宫城县 东北地方 1,028,196 1300.8

人口

主条目:日本人口
涩谷街头的人潮
日本人口密度
根据总务省统计局公布的[32]的数据,截至2005年10月1日止,日本总人口为1亿2731万6815人,在全世界排行第十。日本几乎是单一民族—大和民族组成的国家。然而由于19世纪末以来大日本帝国的领土扩张及移民,目前境内也有少数民族包括琉球人(约200万人)、阿伊努族(约3万人)、在日朝鲜人(约30万人)、日本华人(约10万人)等。除了日本人以外还有200万外国人合法居住在日本,包括60万朝鲜与韩国人,50万中国人等。
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343人/平方公里,其中又以太平洋沿岸地区与南部地区最为密集。在日本,除了四国地方,各地方均有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都市。主要都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平原,10%的日本国土集中了90%的日本人。全国80%的人口居住于城市或大城镇,26%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圈,49%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大东京、京阪神、中京等三大都会圈,而东京都人口密度为5,748人/平方公里。现在东京城市群(即首都圈)的人口达到3千6百70万人以上,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会区,在都心地带也引发了地价昂贵等问题。而在农渔村,大量的青年离开本地前往都市,而使这些地区的过疏化老龄化问题突出。
日本人的人均寿命位于世界前列,2006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1.25岁[33]。日本的高龄化少子化问题严重,人口已逐渐减少[34]。由于战后婴儿潮出 生的人口开始退休,日本面临被扶养人口急剧增加、劳动力成本提高和福利体系负担加重的危机。在2004年,日本有大约19.5%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同 时,青年人的结婚年龄仍在延后或不想结婚,结婚后也有很多人不要孩子。日本的人口预计在2050年将下降到不足1亿人,2100年将下降到4800万人[35]。但日本拒绝大规模移民计划。

语言

主条目:日本语
日本语言受到邻近的中国朝鲜影响。现在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日本居民中,大部分人都通日语。此外,还有仅余不足100人使用的爱努语及主要在琉球群岛地区使用的琉球语。现行的公用语言是以江户山手地区(今东京中心一带)的中流阶层的方言为基础的“共通语”。
英语是日本国民教育中标准的项目之一,但因日文音标一定会带[a][i][u][e][o]五个元音音标的特性、外来语(以片假名标示的其他语言单字)的影响,与日文中缺乏卷舌音等因素,导致日本人在英语发音上面普遍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准确。

宗教

主条目:日本宗教
神道日本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现在大多数日本人心理上并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许多宗教仪式或活动已经与日本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如婚礼葬礼。神道教是在日本本土所发展出来的宗教,祭神的场所是神社,神道教认为自然界万物皆为神。
在《日本书纪》中,佛教于552年传入日本[36]。7世纪初,圣德太子兴建法隆寺,致力推广并普及佛教。此刻,大多数日本人仍自认是佛教信徒,无论是实际上或是名义上。
1549年天主教进入日本,至17世纪初,教徒大约有75万人。然而后来德川幕府实行禁教政策,直到19世纪后期,美军强制日本开放贸易与外交的黑船来航事件以后,传教活动才再次兴盛于日本。现在日本经过正式受洗基督宗教教徒不超过总人口的1%。

政治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37]。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一样,天皇于日本只有元首名义,并无政治实权。
日本现行的日本国宪法是于1947年5月3日由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国草拟后,经过日本国会的审议,再由天皇颁行的。日本国宪法最重要的三大原理是主权在民、基本人权的尊重和和平主义。日本政治以这三大原理及其中最基本的对个人(个人尊严)的尊重为基调运行。日本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日本实行两院制度,众议院有480席,参议院有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38]。众议院议员任期为四年,但事实上经常中途解散,鲜少有做满四年任期的情况。参议院议员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一半。从1955年起,原称保守合同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直长期执政,只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成为在野党,1996年后再度执政至2009年(在位首相麻生太郎提早众议院选举,结果自民党大败,民主党大胜)。目前日本执政联盟政党包括民主党和国民新党内阁总理大臣野田佳彦;主要在野党包括自民党、公明党共产党社民党等。

外交关系

主条目:日本外交
国际关系上日本的最亲密盟友为美国[39],由于日本扼东北亚通往太平洋的门户,在冷战时期是美国抵御共产主义于亚洲扩张的前线岛链,美军在日本各地都有军事基地。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军事据点,在美国的东亚外交策略中有一定影响力。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系,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与之相等的角色。日本自1956年来,累计担任了16年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日本曾联同德国巴西印度组成四国联盟联合国提交改革安全理事会建议,其中包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同时是八大工业国组织APEC成员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协十加三论坛的参与国。某些问题,例如捕鲸活动[40],偶尔令日本成为国际组织的批评对象,更加在近年令其与亲密盟友之一的澳洲发生小规模摩擦,[41]但日本与世界关系基本和谐。与此相对的是由于对二战历史、领土划界及军事威胁等的认知不尽相同,日本跟邻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朝鲜韩国的关系则相对紧张。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英国广播公司对全世界四万人进行的民意调查,日本是给世界最佳印象的国家之一[42]

军事

主条目:日本军事
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主导下制订了日本国宪法,当中的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发动战争及通过暴力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将维持和平和遏止武装冲突的责任交给联合国,被视为世界上最能落实和平主义的宪法[43]。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后,为了对抗苏联阵营,日本在美国的指导下逐渐开始武装起来,由警察部队发展出一支二十多万人的军事武装日本自卫队[44]。2003年,日本自卫队被派遣到伊拉克参与维和行动,这是二战以来日本自卫队第一次被派驻海外[45]。2004年的防卫预算为4万亿8,764亿日圆,占总预算的5.94%[46]
随着《防卫厅设置法》的修改,防卫厅在2007年1月9日升格为防卫省,成为日本中央一级单位。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后,日本首相仍为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然而,防卫大臣将从此负责日本全国的国防事务,未来不需要再经过内阁,即可自行向国会两院提出与国防相关的法案及预算案。另外,原本定义为“附属任务”的国际紧急救援协助事务、联合国维和事务以及根据《周边事态法》的后方支援等事宜,亦将视为“正常任务”,不用再以个案的方式经国会两院审议通过。[47]7月4日久间章生因发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是无奈之举”的言论而辞职,由小池百合子接替其出任防卫大臣,成为日本历史上首名负责防卫事务的女性内阁成员。[48]
日本政府2009年3月首先向索马里海域派遣了“涟”和“五月雨”两艘驱逐舰打击海盗,7月又派出第二批接替舰队,驱逐舰“天雾”和“春雨”[49]。10月13日,派出以驱逐舰“高波”和“滨雾”组成的第三批舰队,接替第二批舰队。日本政府还分别于2009年5月和10月初向索马里海域派遣两批P-3C巡逻机部队,为打击海盗进行预警监视[50]
日本军事支出目前仅仅占GDP总值的1%,约为全球第134名,但由于日本GDP相对较高,目前日本军事支出为全球第7名,因与美国军事合作相当密切,在军事实力上位居世界前列。

经济

主条目:日本经济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三,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和进口国。日本经济高度发 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从1968年开始至 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直到2010年才被中国超越。日本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1960年代内阁总理池田勇人提出所得倍增计划,此后经济保持平均10%的增长,目前日本拥有的绝大多数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都诞生于这一时期。1970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经济仍有平均5%的增长。1980年代则平均增长4%[51]。而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来日本经济的景气景象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

宏观经济

2011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2万美元,在世界195个国家中排前30名。日本的第三 产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及商业服务业对GDP贡献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国内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亚洲第 一大城市和全球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
二战后,以电子电器产业和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高速发展。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集团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11家。日本著名的电子电器和高科技产品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工业方面,日本汽车的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日产等公司的产品畅销全球。此外,日本拥有世界上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京证券交易所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科技

本田技研工业制造的机器人ASIMO
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位居世界第三,应用科学、机械、及医学领域尤为突出。日本全国有约70万的科研人员,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 第三。电子电器、手机通讯、汽车、机械、工业机器人、光学、化学、半导体和金属等领域均居世界领先水平。日本的工业用机器人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工业

日本的工业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工业种类齐全;二、生产技术先进;三、生产规模较大;四、产值较高。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电器、化工、纺织等。此外,日本的核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农、林、渔业

日本的农业实行小型机械化,单位耕地产量世界第一,稻米自给有余。但约一半粮食仍需进口;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以上,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 的国家之一,林业最主要为生态环境服务,木材基本使用进口资源,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资源生产国,捕鱼技术和捕鱼量居世界前 列,每年因为滥杀鲸鱼而受到国际谴责。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

服务业

服务业是日本第三产业的核心,也是对GDP贡献最大的产业。日本的服务业极其发达,是世界上地下商业街最多的国家。

动漫产业

动漫是日本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动漫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动漫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文 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在世界上占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目前,日本动漫产品约占世界产量的60%,产值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此外,日本还拥有世界最大 的游戏制作商——Nintendo.

对外贸易

以28种颜色分类描述此国的产品出口,每种颜色盒代表一类产品。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贸易立国方针,入关(WTO)后,同大多数国家和地 区进行自由贸易,这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和国际条件。此后,日本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美国、西欧、南非、澳大利 亚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商品有:电子电器产品、汽车、摩托车、化工产品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化石能源、粮食(特别是牛肉)、纺织品和原材料等。目 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交通运输

主条目:日本交通

概况

日本的交通以公路、铁路和水路为主。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水平和运输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铁路和航空的运输技术及运量列全球前三位。日本的港口数量雄居世界前列,为世界海运大国。东京是日本的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总枢纽,同时还是世界重要航空港和著名港口。东京地铁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公路和铁路

主条目:日本高速公路
主条目:日本铁路运输
尽管国土狭小,日本的道路总长度却居世界第六位。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长度居世界前列;铁路的密度处世界领先水平,且基本实现电气化,“新干线”是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系统之一,投入运营时间当属世界最早(日本也是少数的高速铁路系统输出国)。

水运

日本、英国和新加坡被公认为世界上受海运影响最大的三个国家。几十个大中港口构成了几百条航线,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其中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名古屋为世界主要港口。

航空

参见:日本机场列表
日本的航空运输业也相当发达,东京的羽田机场成田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羽田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排前2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2008年机场服务质量排名中,东京羽田国际机场位列世界第一,航班晚点率全球最低。四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全日空北海道国际航空SKY(天马航空)为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标志。

文化

主条目:日本文化
日本的文化一方面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特色。自公元4世纪到9世纪,就有渡来人带来欧亚大陆的文化。日本同时也派遣遣隋使遣唐使积极吸收中国的文化。随后到10世纪左右,日本与东亚大陆的交流变少,开始发展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风文化。16世纪中叶欧洲文化进入日本,给日本文化带来很大刺激,然而之后因为禁基督教和锁国而陷入停滞。17世纪以后的江户时代在封闭与锁国的稳定环境中再次发展自己的独特文化。
明治维新后,日本快速西化,传统文化遭遇一定的抑制,日本快速吸收欧美文化,都市也迅速西化,给庶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大正时期因为经济景气,日本吸收了美国的大众文化如体育、电影等 享乐文化。但1920年代以后,因陆军的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体制下对欧美文化进行了严格的统制。日本战败后,美军在推动民主化的同时也推广了美 国文化,这一时期也有否定日本传统文化的声音。在经济高速成长期,生活习惯发生大幅度变化,很多传统习惯流失。另一方面日本人日益自信,对本国文化也重新 审视。近年来日本的文化迈向了国际,色情产业享誉全球,动漫[52]电子游戏在海外拥有很大的影响力[53]。日本目前共有16项世界遗产,其中12项是文化遗产、4项是自然遗产[54]

文学

主条目:日本文学
源氏物语
日本最早的典籍,如古事记日本书纪等都是采汉字书写。直到平安时代才出现了日本特有的文字──假名紫式部的著作《源氏物语》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小说。和歌是日本特有的以假名写作的一种诗歌,通常由5韵、31个假名组成;《万叶集》是最知名的和歌总汇书籍。俳句也是日本独特的一种文学体裁,知名的俳人松尾芭蕉有“俳圣”之称[55],他的《奥之细道》闻名于世。明治以后,日本文学受西方影响,出现了夏目漱石森鸥外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以及有“双村上”之称的村上春树村上龙等知名作家。
日本有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分别是川端康成(1968年)和大江健三郎(1994年)[56]

艺术

主条目:日本艺术
日本传统的表演艺术歌舞伎能剧狂言文乐漫才落语等。能是一种日本独有的古典歌舞剧,演员须带着面具(能面)表演。歌舞伎起源于战国时代末期,演员必须是男性,是比能更大众化的艺术。文乐又名人形净琉璃,是一种木偶戏。
葛饰北斋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里”
日本绘画单色画双色画之分。浮世绘是日本画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其对西方的印象派艺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日本漆器工艺在世界享负盛名,“japan”一字除了解作“日本”,亦为漆器之意[57]。日本漆器的特色是以作为装饰花纹,即所谓的“莳绘”,以金、银屑嵌贴于漆液中,干后推光处理,表现出极尽华贵的金银色泽,有时并以螺钿、银丝、沈金嵌出花纹花鸟草虫或吉祥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58]
花道茶道香道都是伴随着佛教进入日本的,现在已在日本扎根,成为了日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漫画

日本书店的漫画角。漫画大多按出版社和连载杂志划分。
高度发展的日本漫画已经成为世界漫画当中具有独特风格以及庞大影响力的流派。
日本的漫画读者包括了所有的年龄层[59],因此日本漫画的题材非常广泛。1950年代以后,漫画逐渐成为日本出版业的主要部分[60]。2006年漫画市值更达到4810亿日圆[61]。除了一小部分漫画是彩色的[62] 之外,大多数日本漫画采用黑白印刷[63]
在日本,漫画一般在漫画杂志上连载,毎期漫画杂志可包含多个漫画系列,但毎个系列只刊登一个章节留待下期继续[59][64]。如果某个漫画系列已连载一段时期并且受到读者欢迎,那个系列通常会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59][64]。在单行本中可收集多个漫画章节(与漫画杂志不同,一本单行本仅限于一个漫画系列)。
一幅日式漫画女角
日本拥有大量的漫画读者。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日本设有专门的漫画咖啡厅(漫画喫茶),在那里读者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漫画,许多人还在漫画咖啡厅过夜。
日本漫画向海外输出始于1970年代末。近年来,日本漫画业向全球扩张;在世界范围内,日本漫画也越来越普及[65][66]。许多外国出版商在取得授权后翻译和发行外文版日本漫画。
大多数日式漫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漫画的人物身体和四肢比较接近真人,头和眼睛比较大,鼻子和嘴巴比真人小。日式漫画向来不刻意描绘人种特征,有时 连性别也难以分辨。年龄大多设定在青少年阶段,因此脸的轮廓和皱纹相对较少。另外,日式漫画里的人物通常具有异于常人的人格和情绪表情。

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被称为邦乐,包括了雅乐声明神乐演歌等。邦乐的演奏乐器种类繁多如三味线尺八、能管(横笛)、和太鼓等,琵琶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也发展出不同的形式。十九世纪末期西方音乐进入日本,给日本音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昭和后期产生了融合西方元素与日本特色的J-POP[67]卡拉OK则是日本人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

社会

教育

日本实行小学校6年、中学校3年的义务教育。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还会继续进入高等学校(相当于高中),高等学校就学率为95.3%,位列全球第一(2006年),大学就学率也高达45.5%(2006年)[68]。识字率几乎达到了100%。可说是一个教育相当普及的国家。

体育

主条目:日本体育
一场日本职棒比赛
相扑是日本的传统运动,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就有记载了,有“国技”之称[69]。现在日本每年举行6次大相扑竞赛;相扑运动员被称为“力士”,其中等级最高者为“横纲”。此外柔道空手道剑道弓道也是日本的传统体育项目,拥有很高的地位。
明治维新后,西方体育运动透过教育系统进入日本并普及[70]。其中以棒球最为发达盛行。日本的职业棒球联赛开始于1936年,职棒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孕育了王贞治长岛茂雄铃木一朗等棒球巨星。除了职业棒球之外,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所谓的甲子园)也颇负盛名。日本的职业足球联赛成立于1992年,现在也有不少观众[71]。2002年日本与韩国共同举办了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日本国家足球队是亚洲实力最强的足球队之一,总计赢得了4次亚洲杯。此外,高尔夫球[72]网球滑雪等运动在日本也非常普及与流行。

媒体

位于台场的富士电视台总部已是东京地标之一
主条目:日本媒体
日本是世界报纸大国,报纸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世界上仅有的两份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的报纸《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都是日本报纸[73]。现在日本共有五家全国性报纸,分别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经济专门报纸)和《产经新闻》。地方报也有相当实力,其中以《中日新闻》发行量最大。
日本是公共媒体商业媒体并存的体制。公共放送NHK对全国进行广播。由于法令的限制,日本没有全国性的民营电视台,但形成了以东京广播公司为核心的JNN;以日本电视台为核心的NNN·NNS;以富士电视台为核心的FNN·FNS;以朝日电视台为核心的ANN和以东京电视台为核心的TXN六家全国性电视网。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会区还有一些独立电视台

生活

饮食

主条目:日本料理
“一汁一菜”:饭、汤以及酱菜
传统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饭,然后再配上其他菜肴——鱼,肉,蔬菜,酱菜,以及汤。料理的名称则是用这些菜肴的数目来命名。最简单的日本餐是“单菜餐”(日语一汁一菜いちじゅういっさい ichijū-issai*),内容是一碟酱菜(通常是腌黄萝卜),一碗饭,以及一碗汤;传统的日本早餐,通常是味噌汤,米饭,和一碟酱菜。而最常见的料理叫做“三菜餐”(日语一汁三菜いちじゅうさんさい ichijū-sansai)——汤,米饭,和三碟用不同煮法煮出来的菜。这三碟菜通常是一碟生鱼片,一碟烤菜,和一碟水煮菜,有的则是蒸菜,炸菜,醋菜,或是淋上酱料的菜。“三菜餐”往往会另外附上酱菜以及绿茶。一种很受欢迎的酱菜是梅干。
日本拉面
由于日本是海岛型国家,日本人相当喜好海产品--包含鱼,贝类,章鱼,虾蟹类,和海草。虽然和其它国家比较起来日本不算是食肉民族(日本在明治时代 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不吃肉的),但是很少日本人会因此认为他们是吃素的。日本人现在也很常吃牛和鸡肉,这两种肉类也是日常料理中经常出现的食材。
面条虽然是来自于中国,但是面类已经是日本料理很重要的一部份。两种传统的面,荞麦面乌龙面,汤头通常是用鱼类煮成的高汤加入酱油调味以及不同种类的蔬菜。另一个很受欢迎的面类是在20世纪早期由中国传入的拉面。拉面使用的汤头有许多种,比如用鱼类和酱油煮成的高汤,或是猪肉和奶油煮成的高汤。
日本料理的特色菜:寿司
日本料理其中一项特色是生食,任何食物如:鲔鱼、鲑鱼、河豚、章鱼、牛肉、鸡、鸡蛋都可以生食入菜。
日本饮食中比较有特色的为寿司刺身清酒便当(盒饭)、纳豆天妇罗章鱼烧竹轮荞麦面寿喜烧牛丼等。
日本人食具使用小碗和改造过的筷子

建筑

主条目:日本建筑

灾难列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